上海市經信委于日前專門發布《上海市航空制造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(2018-2020)》。
根據三年行動計劃,上海將實施“主制造商—供應商”聯動發展模式,以大型客機項目和民用航空發動機項目為中心,加快建設集設計、研發、制造、認證、維修、運營、服務在內的航空制造完整產業鏈體系,逐步形成主制造商引領、優勢供應商集聚、核心配套企業支撐、專業化平臺服務的航空制造產業體系,將航空產業打造成上海鞏固提升實體經濟能級的新增長點。
從目標上看,到2020年,上海航空制造產業鏈建設將取得實質性進展,主制造商自身能力不斷增強,力爭實現航空制造業總產值500億元,并在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制造產業集群奠定堅實基礎。
上海將進一步優化航空制造產業鏈“2+X”空間布局:一是提升浦東地區輻射帶動效應。緊密結合C919試飛取證和CR929研制,提升張江民用飛機設計研發能力,推進祝橋民用飛機總裝制造、零部件生產制造和飛機維修加快布局,集聚上下游配套企業,在臨港地區圍繞航空發動機總裝試車形成飛機和發動機零部件、加工設備研制等產業的集聚區。二是強化閔行紫竹集聚功能。推動閔行紫竹園區以航電系統研制和集成驗證為重點,打造民機航電產業園,完善產業配套體系。加快提升客戶服務、民用航空發動機設計研發、驗證和適航能力。此外,推進航空特色園區建設。推動青浦區建設以航空維修為主,航空服務與航材物流協同發展的民用航空產業園區,推動嘉定等地區發展航空零部件生產制造及配套產業,推動臨港、奉賢、金山等地區布局發展通用航空及其配套產業